宝宝一出生,就是整个家里的小公主和小王子。在聪明帅气跟漂亮的同时也要非常注意保护好宝宝们的身体,注意不要让宝宝生病受到病毒的感染,但往往一个不小心就会让病毒侵袭,那么下面就让宝宝爱我网(bao25.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荒谬的育儿偏方 信了就出事",帮助各位爸爸妈妈了解一些注意事项。
对于新手爸妈们来说,抚养孩子是件非常陌生的事情,所以他们会通过各种方法去学习育儿知识。但是很多时候,汲取的经验并不正确,很多民间育儿偏方也非常荒谬,所以在学习的同时,新手爸妈们要多加小心,远离误区。
常见荒谬的民间育儿偏方
1.半夜惊醒啼哭是撞见不干净的东西
部分人会认为婴幼儿半夜出现惊醒啼哭,是因为撞见了不干净的东西,因此一定要去收惊拜神祈福等等。其实大部分未满一周岁的孩子,半夜出现惊醒啼哭的现象很正常,这可能是孩子正在做噩梦被惊醒了、感觉睡眠环境不舒适、肠胃不舒服、饥饿口渴、害怕黑暗环境等等。一般情况下,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这种现象就会自然消失的,所以,家长们不要过于紧张害怕。
2.孩子缺钙要多喝骨头汤或高钙奶
大部分的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钙现象,有些家长就认为,孩子缺钙了就要多喝骨头汤或者高钙奶来进行补钙,这样才能补充孩子体内的钙质。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孩子补钙最好的方法是喝母乳、配方奶粉或者补充钙剂等等,通过喝骨头汤或高钙奶来补钙是不科学的,而且补钙的效果也很低。
如何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1.看一些权威的育儿书籍
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平时要多看一些权威的育儿书籍,不要随便从网上搜索资料,很多都是人们胡编乱造,缺乏科学理据。
2.多听一些科学的育儿经验
树立正确的育儿观,要多听一些科学的育儿经验,可以从自己的父母或者已经有育儿经验的准爸爸妈妈身上吸取经验,当然,适不适用于孩子身上,家长还必须慎重考量。
3.请教医生或者护理师的意见
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家长可以请教医生或者护理师的意见,他们通常给出的意见比较科学,对孩子的伤害也非常小。
扩展阅读
BB湿疹险毁容 原是妈妈用偏方
说到宝宝湿疹,大概是家有小宝的父母最常见也是最烦心的麻烦之一。前不久,媒体报道了一件奇事:某地的一名宝宝原本白白嫩嫩的皮肤多了好多小红疙瘩,有的还会起结奶黄色的痂。宝宝坐立不安,哭闹不止,睡觉也不安稳,孩子的妈妈看着那叫一个心疼。可是,药物不敢随便用,不用又怕宝宝难受。这位妈妈实在着急,病急乱投医,听说用艾叶熬水给孩子洗洗就能治疗湿疹,就真的去这样做了。结果····湿疹不仅没好,小疙瘩还出水了。到医院,医生说再这样下去宝宝可能会留疤!
湿疹不只是小红点
说这个事儿,就是要告诉年轻的父母,每个孩子的病情不会一样,因此一定要对症下药,不能随便使用药物,湿疹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也马虎不得!治疗宝宝的湿疹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首先湿疹并不是只有一种,有的症状表现是小红点,有些会结痂,严重还会掉皮屑。
不论如何,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干爽非常重要,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就要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剂来清洗。洗完后,要及时要擦干宝宝身上的水,再涂上非油性的湿疹膏。
其次,要避免宝宝的皮肤受外界刺激,包括温度及湿度的变化。如果天气炎热要避免皮肤暴露在日光下,宝宝在流汗后,要仔赶紧擦干。爸爸妈妈不要给宝宝买羊毛、丝、尼龙等材质的衣服,以纯棉为主。尤其注意宝宝的指甲要修剪平整,不要让宝宝自己抓挠,减少抓伤的机会。
母乳喂养妈妈要忌口
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那么妈妈要注意忌口,像鸡蛋、牛奶、海鲜、花生等等,如果有过敏反应一定要暂停食用。宝宝如果得了湿疹,妈妈也不要擅自使用任何激素类药膏,因为这类药物外用过多会被皮肤吸收,给宝宝身体带来副作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些抗组织胺药、消炎、止痒、脱过敏药物。
出生仅4天的婴儿被咬了!医生提醒:这小东西会要命
千万不能忽视宝宝有一点点的小异常。宝宝们都还没学说活,所以要是身体不舒服了,只能让爸爸妈妈去发现和注意。而很多宝爸宝妈都是第一次当爸爸妈妈对于这方面没有什么经验。那么就让宝宝爱我网小编特为您推荐"出生仅4天的婴儿被咬了!医生提醒:这小东西会要命",希望能帮助到各位爸爸妈妈。
夏天蚊虫较多,宝宝很容易遭到叮咬,家长一定要悉心呵护。万一宝宝被毒虫咬伤,后果不堪设想!
1
出生仅4天婴儿被蜱虫咬伤
一到夏天,蚊虫肆虐,宝宝被蚊子叮咬、被虫子咬伤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这不,南昌一名刚刚出生4天的婴儿,就被可怕的蜱虫给咬了。
4天前,家长就发现宝宝头皮上有异物,却没有放在心上。直到4天后,家长无意中发现它会动,这才吓了一跳,赶紧将宝宝送到医院。
经过医生检查,确认头皮上的“异物”是一只蜱虫,头部已经全吸进去了。
这么小的宝宝,怎么被蜱虫咬了呢?
宝宝的父亲黄先生仔细回忆,想起开车接媳妇和宝宝出院那天,由于母亲晕车,他就没关窗户,想来是那个时候给了蜱虫可趁之机。
“开始是不怎么起眼,大家都以为是头皮。发现的时候,蜱虫头已经全部吸进去了,后来用手去拨它,发现那个东西长了脚。”
确认是蜱虫咬伤之后,医生立即采取措施,打了麻药,再用镊子将蜱虫完整地取出来。
所幸,有惊无险。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大惊小怪了,这么小小的一只虫子,有什么可怕的?
然而,蜱虫虽小,却有致病风险,严重的甚至会要命。
2019年,安徽一家医院一个月内出现了3例因蜱虫叮咬死亡的案例。
今年6月,江苏徐州的葛先生外出钓鱼时,被蜱虫咬伤,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到ICU走了一圈,才脱离生命危险。
说这小东西会要命,真不是危言耸听。
2
蜱虫为什么如此可怕?
先科普一下,蜱虫不是昆虫,它有8条腿,其实是蜘蛛的亲戚,属于蛛型纲蜱螨亚纲的动物。它还有个小兄弟,叫螨虫,名气比它响亮多了。
蜱虫本身并不可怕,但它能传播多种严重疾病,这就令人闻之色变了。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资料,蜱虫可以携带传播83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2010年,河南就曾发生多起蜱虫叮咬事件,并导致18人死亡。
当然,蜱虫传播这些疾病的概率还是很低的,大多数都是引发皮肤感染。
蜱虫另一可怕之处在于,被它咬了也很难察觉,也就很容易延误救治时机。尤其是对于无法清楚表达的孩子。
有个2岁的小男孩被蜱虫咬了多天,虫子吸血涨大了几十倍,家长才发现。
据孩子姥姥讲述,五一那天,一家人带着孩子去森林公园玩,爬山穿树林。回来之后孩子并没有什么明显异常,只是偶尔挠脖子。
直到4天之后,舅舅和孩子玩耍时,发现孩子后脑勺头发里有一个小肉球,这才发现了蜱虫踪迹。
因为蜱虫已经很大,取出有困难,医生最终对孩子进行了手术,将蜱虫所在的一小块肉切除。
还有个3岁小女孩,蜱虫不知何时钻进了她的耳朵,发现的时候已经产卵了!!!
孩子皮肤娇嫩,平时喜欢坐草地钻树林,很容易招惹上蜱虫。蜱虫又喜欢叮咬在不起眼的地方,头皮、眼皮、脚趾间……
真的是防不胜防!
3
遇到蜱虫叮咬,如何处理?
切记:不要拽不要拍!
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镊子夹除。
以下是美国CDC给出的操作方法:
使用细镊子尽可能地靠近皮肤表面抓住蜱虫。
使用平稳、均匀的力度向上拉,千万不要旋转、搅动蜱虫,这容易导致口器残留在皮肤。
去除蜱虫后,用酒精或者肥皂水彻底清洁叮咬区域和手。
将活蜱虫放在酒精瓶中,或放在密封的袋/容器中,或用胶带紧紧包裹或从马桶冲走。
如果没有把握,唐唐妈还是建议不要自行处理,及时送医才是最稳妥的法子。
4
如何避免蜱虫叮咬呢?
少在蜱虫出没地区停留
树林草丛是蜱虫经常出没的地方,要尽量避免带孩子去玩儿。即便要去,也要穿上长衣长裤,裤脚塞进袜子里。不要穿凉鞋拖鞋,减少身体暴露。
涂抹驱虫产品
必要的时候,在衣物和裸露皮肤上涂抹适量驱虫液,防止被蜱虫叮咬。
户外活动后要全身检查
从户外玩耍回来,家长要帮孩子检查一下全身,尤其是腋窝、肘窝、腹股沟、耳后等皮肤柔软的隐秘处,头发里也要仔细检查。好几起蜱虫叮咬事件中,虫子都是藏匿在孩子的头发里。
叮嘱孩子做好全身清洁工作,或是家长帮孩子洗澡时仔细检查。
别忘记检查宠物
如果携带宠物出门,也要检查宠物身上是否被蜱虫叮咬,以免传染给孩子。
5
这些虫子,同样危险
夏季虫子出没,除了蜱虫,以下几种虫子同样需要警惕。
恙虫
又称恙螨,爬行在草地或植物上,当有人坐在草地上或接触到植物,就会爬到人身上叮咬。如果恙虫携带恙虫病东方体(恙虫病立克次体),就会引发急性传染病,俗称恙虫病。
初期被叮咬处会出现红色丘疹,继而形成水泡、黑褐色焦痂,患者会出现高烧、头痛、乏力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脏器持续受损,患者可能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如果从野外回来,出现长时间高热不退,并且在身上发现焦痂,请务必及时就医。
隐翅虫
隐翅虫长得像蚂蚁,却比蚂蚁狠多了。
它的毒液腐蚀性很强,沾染上皮肤会引起隐翅虫皮炎。
所以提醒宝妈们,看到这种虫子停留在宝宝皮肤上,千万不要用手去拍,将其吹走或用扇子拂开就好了。
红火蚁
提醒孩子,路边看到这样的小土堆,别踢、别扒,离远一点!
这很可能是红火蚁的巢穴。
红火蚁是一种毒虫,上颚可咬,尾刺可蜇,被它咬上一口非常疼痛,伤口还可能红肿化脓。如果是过敏体质,甚至会因此引起休克,危及生命。
小小虫子,不容疏忽,又是考验家长的时刻了!
宝贝发热了!别急着就医
进入寒冷的冬季,很多孩子因不适应气候的突然变冷、降温导致感冒发热,因此家长纷纷求助于各大医院,占据大量急诊资源。健康专家提醒各位,像普通的感冒发热并没有那么可怕,家长应该学会一些儿童常见病的居家护理知识。与其急着上医院,倒不如好好护理宝宝,帮孩子及时消除不适。
孩子普通发热没有那么可怕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健康状态没有一定的意识,宝宝稍微感冒发热就当成大问题,急急忙忙赶往医院。其实,只要父母学会一些儿童常见病的护理知识,对于像感冒所导致的普通发热就不会觉得可怕。如果只是皮肤表面的稍微发热,孩子并没有出现精神状态不佳,难以进食等症状,那么就不会对宝宝的健康状态造成大的损失。相反,孩子一年一两次的感冒有助于提升他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加宝宝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用药物或是抗生素反而不利于自身免疫力的生成。
宝宝感冒发热如何正确降温
如果孩子只是轻微的发热,只需要给他多喝水,适当休息,注意清淡饮食,孩子很快就能自行康复。孩子发热较为明显的情况下,让孩子多喝水,保持室内通风,或者给孩子洗个温水澡,水可以带走皮肤表面的温度,起到降温的作用。
给孩子降温的几种常见误区
孩子感冒生病,很多家长都表现出了焦虑和不安,往往出现乱用退烧方式的情况。最常见的就是给宝宝”捂汗”。你知道吗?捂汗常常会“捂”出高烧、休克、脱水等大问题。此外,用酒精给孩子退烧更是不宜,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家长在不知道比例稀释的情况之下,用酒精给宝宝降温可能会让酒精对孩子的神经和大脑形成刺激,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另外,冰袋降温、泡热水澡降温等方式都不宜盲目操作,冰袋可能冻伤孩子,过热的水也可能烫伤宝宝的皮肤。
要学习正确的感冒护理常识
家里常备一支体温计,孩子有一丁点的发热症状很正常,父母不要大惊小怪。如果发现孩子发热,多给孩子喝温白开水,注意保暖。给孩子准备一些营养和水份较多的食物,诸如瘦肉粥之类。另外,提醒宝宝多休息,不要大喊大叫以避免导致咳嗽、支气管炎,一般普通感冒一周左右就能自行痊愈。
【育网辟谣】儿童手表辐射真的很高?
近年来,儿童定位手表很是火热。作为“防走失神器”,儿童定位手表不仅深受家长的欢迎,更是凭借萌萌的外表备受孩子们的喜爱。不过,近期央视做了调查,认为儿童定位手表的辐射是手机的千倍,这不免让家长们恐慌起来。那么这个说法是真的吗?本期《育网辟谣》,就带大家深入认识“儿童定位手表”。
儿童手表辐射非常高。
央视调查发现,儿童手表辐射超手机千倍,千万不能给孩子佩戴。
儿童手表辐射对人体危害不大。
央视检测方法并不科学,儿童手机辐射实际不高,处于安全范围内。
央视调查:儿童定位手表辐射惊人
为了了解这一事件,我们不妨先回顾下央视的调查。节目中,相关人员首先选取了三款儿童定位手表,分别是148元、380元、798元。接着来到大连理工大学物理进行辐射监测,并且准备了三部手机进行对比。
接着,在保持待机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检测,发现辐射相同,都是0.002uW/c㎡。但是打电话时,辐射开始出现很大的变化,其中148元的手机甚至直逼2900,与手机相比是它的1000倍。而798元的儿童定位手表数据也不容乐观是2100,只有380元的儿童定位手表数据较低为176。
以上的检测是为了说明价格与辐射值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而检测人员指出智能手表在拨打的时候辐射很高,这是因为其2G的GSM信号,在发射链接基站事辐射是最大的。此外,接通电话时,辐射峰值会很大,但通话后就会稳定。而智能手表由于体积较小,为了提高通话质量,才会把发射频率或者天线做得比较大。另外,手机辐射只有处于安全范围才能获得入网许可证,但是这一规定对儿童定位手表并没有约束,所以央视认为儿童定位手表大多发射功率高,辐射大,不宜给孩子使用。
专家现身:央视测试方法不规范
1.测试本身有问题
那么央视的结论真的正确吗?这引来了诸多专家的现身,很多专业人士看了节目后表示央视使用了不规范的测试方法,而且测量标准也不科学。比如报道中的数据2900微瓦/平方厘米,这种检测标准常常用于广播电视塔和手机基站等影响公共电磁环境的设施,使用的是功率密度标准,对于手机和儿童定位手表来说并不合适。
2.数值远低于国际标准
其实,在报道中曾出现过0.062微瓦/平方厘米,这个数值要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而央视只报道了2900微瓦/平方厘米,并没有突出前者的数值。而有意思的是这个瞬时峰值数据也没有超过国际标准。可以说,央视的测试有夸大的嫌疑。
· 儿童电话手表辐射是手机千倍
3.自测结果显示正常
接着,有民间机构用频谱分析仪进行检测,相关人员将机器设定在CF900.0MHz,Spectrum2模式。该机器有收缩天线,只要被测试品离天线越近,屏幕上显示的峰值就会异常活跃。相关人员对500元的儿童定位手表检测后发现,屏幕上的波线在-80dbm上下起伏,而且没有太大的浮动。而这个数值完全在安全范围,对孩子的身体不会产生危害。
4.儿童辐射手表比手机高,无需天天戴
那么通话时会怎么样?经过检测发现,通话时的辐射水平确实要比待机时候高,但最高的也就在-60dbm和-70dbm之间,这个数值依然是比较安全的,处于正常辐射范围。但是与手机相比,儿童定位手表确实要稍微高一些。因此,为了儿童健康着想,儿童手表可以戴,但是也无需天天戴,更不用每时每刻都戴着。
科普:家用辐射排行榜
液晶电视:★☆
距离屏幕20厘米之后,辐射值基本为零,而在10厘米的地方,辐射值为0.03μt,如果贴着屏幕就会达到16.04μt。但是宝宝爱我网小编认为没有哪家是贴着屏幕看电视的吧?所以看电视只要超过1米以上的距离,就基本没有辐射危害,大家可以放心。
冰箱辐:★☆
如果是紧贴着冰箱正门,那么辐射值为0.05μt,距离稍微远一些就为0。而贴着冰箱侧面,其辐射值为0.79μt,贴着背后只有0.16μt,所以冰箱的辐射也可以忽略不计。
笔记本电脑:★★☆
15厘米的位置,辐射值为0,紧贴着电脑边缘也只有1.6μt,但是笔记本键盘上方却会达到13.96μt,贴着屏幕的位置也高达14.61μt。因此在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时候,要保持20厘米以上的距离。
台式电脑:★★★☆
距离液晶显示屏10厘米的地方辐射为0,贴着屏幕也仅为0.23μt。但是如果是贴着机箱,数值可达10.03μt,不过距离机箱20厘米的位置数值也为0。因此使用台式电脑时,要离主机远一些。
电磁炉:★★★★☆
正在运作时,40厘米处位置超出0.2μt,10厘米位置可达19.74μt。因此在使用电磁炉时,要保持半米以上的距离,这样可有效减少辐射。
电吹风:★★★★★
出风口5厘米的位置辐射值高达15.48μt,机身部分也可达到18.49μt。长期使用电吹风,确实有些危害。妈妈们在使用电吹风时,要远离孩子。
儿童定位手表的辐射指数处于安全范围,并不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太大的影响,妈妈们无需过度担心。不过,由于儿童定位手表的辐射确实要比一般手机要高,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父母最好不要长时间、不间断地对孩子进行监控。
育儿功课:宝宝的第一口吃啥好?
每一位宝爸宝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健康地成长,成为了一个身体康健又聪明的人。但是孩子的长大过程,不只是穿衣吃饭睡觉等简单的事情,还涉及到心理的健康等。宝宝爱我向您推荐“育儿功课:宝宝的第一口吃啥好?”。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口奶和第一口辅食对于他将来饮食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但许多妈妈对此不够重视。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宝宝“第一口”的相关知识,这波功课你一定要做做好:
“开路奶”:这个第一口要不得
有的老人会给宝宝喝“开路奶”,如水、奶粉、糖水等。
宝宝喝过甜甜的汤水或品尝过其他味道后,可能会对清淡的母乳丧失兴趣,就不愿再费力地吮吸妈妈的乳头喝奶了。
第一口奶:决定未来的第一口
对宝宝来说,第一口奶十分重要。母乳是宝宝的最佳口粮,它不仅可以给宝宝提供全面营养促进生长,还可以增加宝宝体内抗体提高抵抗力让他少生病。另外,哺乳过程中母子之间的肌肤接触,可以刺激宝宝的大脑,有助于早期智力开发,增进亲子感情。
而且,坚持母乳喂养可以帮助妈妈恢复苗条身材,减少妇科疾病的发病率,让妈妈更美丽更健康。
第一口辅食:极其关键的第一口
市面上的辅食种类多种多样,宝宝第一口辅食吃什么好呢?不少妈妈十分纠结。婴幼儿营养专家认为,宝宝第一口辅食应选择强化铁米粉。请注意,市面上出售的米粉有很多种口味,建议选择原味米粉。这种米粉口味请淡,不会影响宝宝味蕾发育。
提醒大家,添加辅食前一定要对宝宝的身体情况做一个正确评估。确认宝宝精神状态好、大便正常、食欲上佳,发育情况达标,没有生病后,才可以按照一定顺序给给宝宝添加辅食。
宝宝健康《荒谬的育儿偏方 信了就出事》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宝宝爱我网”是专门为给您解答宝宝健康问题创建的网站。同时,bao2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育儿宝典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