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我

导航栏

×

警惕孩子身边的“隐形杀手”,6大地方要注意

发表时间:2022-01-30

爸爸妈妈都是第一次当爸爸妈妈,所以很多照顾宝宝的知识他们都是缺少经验的。很多关于宝宝的问题,宝宝打喷嚏怎么办?宝宝哭了怎么哄?宝宝腹泻了要吃什么才管用?这些问题遇到了都可能不知要怎么解决,“宝宝爱我”的小编特向您推荐"警惕孩子身边的“隐形杀手”,6大地方要注意",希望爸爸妈妈们看完这篇文章能够更加了解宝宝的身体。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但如果邻居不靠谱,恐怕吃的苦头也不小。

当然,今天跟大家说的不是漏水装修的琐事,也不是“隔壁老王”的破事,而是和一个“偏方”有关。

前不久,湖南长沙一个6个月大的宝宝,突然开始出现反复高热,并且间断抽搐20多天,父母紧急送往儿童医院治疗,一检查把医生吓一跳:孩子体内血铅含量达到429μg(微克)/升!

要知道根据我国儿童静脉血铅水平标准:

血铅量:

20~45μg/L 不一定有症状,但需要治疗;

45~70μg/L出现轻微症状;

70~100μg/L明显症状;

高铅血症: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100~199μg/L;

铅中毒轻度: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200~249μg/L;

中度: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250~449μg/L;

重度: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450μg/L

也就是说,这名婴儿的症状,是中重度铅中毒的表现。

如此程度的中毒程度,对于这么小的宝宝来说有些难以理解,毕竟能接触到的物品,能吃到的食物有限,其他检查也未见什么明显的异常。

经过医生反复的询问,家长才想起来,自家娃因为有些湿疹,邻居便提供了一个偏方——“黄丹粉”。

因为急于治疗,父母天天给孩子“黄粉”加身,这才导致了铅中毒。

有看官得问了,这黄丹粉是什么?

黄丹粉也叫红丹或铅丹,化学上叫四氧化三铅,确实有药用,但也有相当的毒性,原因就在里面的“铅”。

就和砒霜一样,安全性非专业人士根本无法驾驭,更何况婴幼儿皮肤薄,解毒差,用了这东西,会对多器官造成损害,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全被波及。

看了看日历,嗯,是0201年了,但是类似的事还是一再发生。

2007年,湖南就曾经发生过6个月女婴重度铅中毒的事,也是家人使用“黄丹粉”来治疗红臀、痱子。

2019年,湘西一名10月大的女婴出现了持续的呕吐、抽搐,同样是“黄丹粉”的毒害。

2020年,深圳一名5个月大的宝宝因为流口水,涂了奶奶托人找来的一种含铅药粉,出现铅中毒。

对于连“黄丹粉”都梅雨听说过的家长来说,自然不会给孩子用这玩意儿。但是,对铅中毒的警惕,父母一刻都不该放松。

自古以来,铅就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生产,饮食医疗,涂料器具,都有它的踪迹。

尤其是医疗用途,古代中医和西医都发现过铅的药用价值,能治溃疡、痢疾,能杀虫、止血、镇静等等。

但人们发现,使用它会导致严重的铅中毒,比如《本草纲目》就说“铅性带阳毒,不可多服”。

最典型的就是历史上那些爱炼丹想升仙的皇帝,都因为铅中毒“升仙”了。

如今,现代医学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基本不会再用含铅的药物用于日常医疗,但在民间,含铅药物还是有一定的市场。

铅中毒有什么表现

铅是一种有累积性的神经毒性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主要分布在大脑、肝脏、肾脏和骨骼,还会在牙齿和骨骼中储存下来,随着时间不断累积。

如果接触铅含量较多,就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临床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全身无力、肌肉关节酸痛、剧烈腹绞痛、便秘或腹泻、肝脏肿大、肝脏有压痛感、黄疸、血压升高,并合并出现血红素尿。

慢性中毒: 初期可能会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理解力降低、多动、啃手指、踢东西等。

长期可能会体格发育受影响,体弱易感冒。

低浓度铅接触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也会对身体产生一系列伤害,造成大脑和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生长发育落后、学习和行为障碍、听力和语言问题等。

如果血铅过高,就会出现贫血,神经衰弱(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多发性神经病变(肢端麻木、肌无力、肌肉麻痹),脑病变(抽搐、嗜睡、精神障碍、脑水肿、昏迷)等症状。

而从严重铅中毒中恢复过来的儿童,可能会留有失聪、智力低下和行为紊乱的问题。

总之,这种伤害,往往终身、不可逆!

当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又找不到病因,“铅中毒”可能是一个隐藏元凶。

虽然上文中,我们提到了中国对于血铅检测的数值标准,但其实铅对人体,根本没有安全值。

世界卫生组织就曾经警告:没有已知不会带来有害影响的铅暴露,也没有已知的安全血铅浓度。

大量的全球性研究表明,即使血液中是较低水平的铅,也会引起儿童神经系统和体格发育障碍。

因此,理想的血铅水平应该是0。

可能藏铅的6个地方

可能会有人说“我不用偏方给孩子治病保健,不会铅中毒”,但其实我们身边接触铅的途径一点都不少!

人体对铅及化合物的吸收途径大致有三种: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皮肤只对少数有机溶剂的铅有吸收作用。

而对孩子来说,消化道是最重要的铅摄入途径,而且由于儿童吸收多、排泄少,更容易铅中毒。

这些可能含铅的东西可要小心了:

1.含铅油漆涂料

说到装修污染,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小心甲醛、苯,但是油漆和涂料中还含有铅,虽然含铅油漆已经很少使用,但年久陈旧的房子,或使用伪劣油漆、涂料、装饰材料、装修用材、彩色塑胶地板,含铅的几率很大,包括墙壁、门窗、家具。一些车内装饰品,也存在高铅风险。如果有破损现象,孩子们很有可能接触到增加铅中毒的风险。

铅含量超标,住进去也会导致铅中毒,家长在装修的时候,要选择不含铅的材料。

2.劣质玩具、文具、家庭用品

有些色泽鲜艳的劣质喷漆玩具比如小锤子、小汽车、彩色积木等,儿童用品比如儿童餐椅、围兜和餐盘等漆层中含量较高的可溶性铅,虽然完整产品中的铅不会经过皮肤吸收,但是如果宝宝啃咬,就会通过消化道吸收慢慢进入儿童体内。

另外,一些陶瓷餐具,特别是餐盘中间带有彩釉的也可能含有铅,如果有锡制的壶、碗、勺也会含有铅,不要用来盛装醋、酒。

等孩子大一些,劣质的铅笔、彩色蜡笔、水彩笔、彩色胶泥、涂改笔,也可能含有铅。

在这里说个冷知识:铅笔的芯是石墨,可不是铅,但铅笔涂层上的含铅颜料就要小心了。

3.含铅的食品

传统工艺松花蛋(制作过程中含有氧化铅)、爆米花、炒米、膨化食品,用锡焊的铁皮罐头、和没有洗净的蔬菜水果,都有含铅的可能。

4.化妆品

爱美之心妈妈有之,但很多化妆品中会含有铅,比如口红、指甲油、染发剂,尤其是美白产品等,妈妈涂抹口红后亲吻宝宝,或者孕期、哺乳期的妈妈,接触含铅的化妆品、护肤品,就会传递给宝宝。

5.二手烟、三手烟

严重声讨爱抽烟的爸爸!烟草里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烟尘已经很可怕了,每克香烟中还含0.8微克的铅,被动吸烟也会导致宝宝血铅含量升高。

二手烟、三手烟的成分里也含有铅的成分,还含有致癌物质,危害非常大。

6.化工厂

近些年来多地密集发生的儿童血铅中毒事件有一个相似的特点:孩子的生活周边有着含铅等重金属类的工业企业分布。

如果家附近有化工厂,比如冶炼厂、精炼厂、采矿厂等)周围,空气、土壤、水源受到铅污染,就会导致宝宝体内摄入铅。

粉尘形式逸散的高污染铅行业比如油漆制造、染料制造业、塑料制造业、玻璃陶瓷制造业等。

蒸气和烟尘形式逸散的铅污染行业有印染业、铅蓄电池业、电子电焊业、金属溶炼业、印刷业铸字、食品罐头制造、辐射防护材料制造等。

同时,避免宝宝在加油站、汽车站长时间逗留。

如果父母工作环境含铅,就要注意家中鞋袜的摆放,定期洗刷,更换衣物,并清洁地面。

如何预防铅中毒

“环境”是预防孩子铅中毒的主要方面,但是彻底消除铅污染需要很长的时间。眼下父母能做到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1.经常洗手

有研究文献发现,男孩的血铅水平往往会高于女孩,排除生活环境的差异,可能和男孩的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活动范围更广有关。

如果孩子手脏,不经常洗手,铅尘容易在进食过程中进入体内,而一次洗手可以消除90%以上附着的铅。

另外要勤给孩子剪指甲,防止铅尘藏在指甲缝。

2岁以后的孩子纠正吃手、啃玩具的习惯,使用文具不要用嘴咬。

2.放入口的都要清洁

能够清洗的玩具、用品都要定期清洁,果蔬可以使用一些安全清洁剂,剩饭菜(最好不剩)和餐具要加防尘罩。

儿童餐具避免选择鲜艳图案和伪劣产品。

3.庭扫除开窗通风

如果居住环境有可能含铅的排放,或者在公路、马路边,父母需要做好卫生工作,减少附着在家里的铅颗粒。

多用湿抹布和拖把清洁家具、地板,不要让孩子在工厂、马路附近玩耍。

身高1米以下的孩子,不要在马路边行走,可以用高景观车或抱起孩子。

4.少吃含铅食品

皮蛋、爆米花、膨化食品、罐头等等能少吃就少吃,不用长时间滞留在管道中的自来水给孩子喝。

早上用自来水时,可以先将水龙头打开片刻,这时候的水可以留着冲卫生间,再接水。

水管分冷热的,不要喝热水管道的水。

这里再提醒爸爸妈妈们,目前没有能促进排铅的食物!但是保证营养均衡,充分摄入钙、维生素C、铁、锌等营养物质,比如动物的全血、肝脏(考虑安全性1周1~2次)、肉类、蛋类、海产品、新鲜蔬菜、水果等,还可以多喝酸奶、牛奶,其中乳清蛋白,可以减少铅的吸收,降低铅在血液中的浓度。

5.父母戒烟

不在孩子面前抽烟也没用,因为烟尘在抽烟的时候已经附着在吸烟者的手指、毛发和衣服上。

母体也会通过母体胎盘、哺乳传输铅,所以在准备怀孕前,可以测一下血铅水平。

最后,9-12个月的宝宝可以进行一下血铅检测,在2岁前再复查1次。

如果发现血铅有异常但暂时不需要治疗,可以3~6个月后复查。

如果真的需要做驱铅治疗,一定是医生根据检查结果来决定,安排住院治疗,并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父母不要自行买排铅药/排铅保健品,别铅没排出又出现其他问题。

相关知识

孩子难以表达的四种痛,宝妈要警惕!


幼儿健康有哪些?您可能非常关注。除了婴幼儿护理,孩子的心理健康等方面也非常重要。每一个爸爸妈妈都需要了解一些儿童健康科普小常识,这样也便在孩子出现相关问题时,及时解决。宝宝爱我网推荐您读“孩子难以表达的四种痛,宝妈要警惕!”。

宝宝出生后脱离了母体保护,往往会感到一些不适,但由于宝宝月龄小还不会用言语表达,只能用哭来表达。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那些孩子难以表达的四种痛:

1.日常疼痛

宝宝玩耍时有可能会有轻微的磕碰。从医学角度看,这些磕碰只是一些轻微伤,无需太过担心。但通过这些小伤,宝宝们学会了如何应对疼痛,他们会表现出夸张的疼痛感,有的孩子会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

2.打针般的刺痛

这种痛会持续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并且,这种疼痛大多是疾病、外伤或者治疗造成的,比如打针、抽血或手术等。宝宝越小,对这种疼痛的反应越敏感。

3.复发性疼痛

造成复发性疼痛有很多种原因,比如胃痛、胸痛或者腰痛等。30%以上的宝宝会经历这种疼痛,尽管有时这种疼痛很轻微,但会让宝宝情绪低落。

4.与慢性病有关的疼痛

这种疼痛一般来说都比较剧烈,比如癌症、艾滋病、疟疾等。

Tip:重点关注这两个时期

1.新生儿期

过去人们认为,新生儿无法感知疼痛,不用采取太多的镇痛治疗。但最近一项究表明,宝宝在胎儿期就已经形成了感知疼痛的神经系统,如中枢、末梢和传导、循环等,所以,新生儿一样会因为疼痛哭泣,家长不要忽视!

2.婴儿期

婴儿期,宝宝哭泣并不一定代表他们饿了,有时候他们哭可能就是因为疼,比如常见的“黄昏哭”,就是肠绞痛导致,父母要留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需就医治疗。

警惕脑震荡 孩子跌倒不容忽视


幼儿健康有哪些?您可能非常关注。除了婴幼儿护理,孩子的心理健康等方面也非常重要。每一个爸爸妈妈都需要了解一些儿童健康科普小常识,这样也便在孩子出现相关问题时,及时解决。宝宝爱我网推荐您读“警惕脑震荡 孩子跌倒不容忽视”。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磕磕碰碰也是难免,偶尔一次孩子摔跤也不当回事。但如果孩子摔跤的时候碰到头部,这是非常危险的,要考虑孩子是否有脑震荡。

怎样判断孩子有没有脑震荡?

孩子摔跤本身并不可怕,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摔跤时撞到头部。头部是非常脆弱易受伤的部位,尤其是小孩子,更需要注意。那么怎么才能判断孩子有没有脑震荡呢?一般如果孩子的鼻子、嘴巴或者耳朵流出透明的或者带有血丝的液体、情绪波动大、恶心呕吐、头晕、昏睡等症状出现,那么有可能就是脑震荡,需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什么情况下需要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头部碰撞严重,孩子的呼吸不规律,手脚抽搐而且意识模糊,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另外要注意不要轻易移动孩子,否则一个不小心就会给孩子造成伤害。家长要学会如何给孩子做急救措施,如果孩子没了呼吸要立刻做人工呼吸。急救的黄金时间一定要把握好,一分一秒对孩子的生命来说都是珍贵的。

什么时候得待宝宝要去看医生?

如果孩子只是轻微地碰到头部,并且没有出现异常情况,那么一般不需要担心,也不用到医院检查。但如果孩子已经意识不清楚,并且感到头晕恶心,那么一定要到医院检查。

怎样防止孩子出现脑震荡?

防止孩子脑震荡最根本的措施就是防止孩子的头部遭受到碰撞。家长要确保家里的环境安全,避免孩子摔倒。

脑震荡可以引起永久性损害吗?

脑震荡很少对人体造成永久性的伤害,但如果脑震荡第二次出现,那就比较危险。孩子脑震荡一般很快就能恢复,但如果在短期内连续两次脑震荡,那么对大脑的损伤很大,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

注意!孩子感冒,这6种药别乱用


爸爸妈妈都是第一次当爸爸妈妈,所以很多照顾宝宝的知识他们都是缺少经验的。很多关于宝宝的问题,宝宝打喷嚏怎么办?宝宝哭了怎么哄?宝宝腹泻了要吃什么才管用?这些问题遇到了都可能不知要怎么解决,“宝宝爱我”的小编特向您推荐"注意!孩子感冒,这6种药别乱用",希望爸爸妈妈们看完这篇文章能够更加了解宝宝的身体。

孩子感冒发烧,很多家长第一时间想到用药,但以下六种药物有可能会危害孩子健康,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某些感冒药

小儿氨酚黄那敏、氨咖黄敏等感冒药是复方制剂,其中含有退热与抗过敏成分,使用时间不能超过5天。请注意,这类感冒药不能与其它退热或抗过敏药物同时服用,以免造成肝脏损伤。

2.国外海淘药

有的家长认为,国产药物安全性较差,便托人代购国外药物。但有的国外感冒药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扑尔敏相类似的成分,过度服用同样会引发副作用。因此,家长给孩子服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查看药物所含成分。建议还是遵医嘱,不要私自乱服药。

3.止咳药物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孩子很容易反复咳嗽,不少家长会给孩子吃止咳药。其实孩子咳嗽只是一个症状,而引起咳嗽原因有很多,随意止咳反而不利于孩子病情的恢复。

4.退热类药物

发热是孩子生病后经常出现的一种症状表现,高烧会让孩子感到很难受。医生推荐的儿童退烧药往往有两种,一种是布洛芬,一种是对乙酰氨基酚。这两种药物服用时需间隔4-6小时,每天不超过4次。如果过量服用会损伤肝脏功能,严重时还会造成肝坏死。

5.口服中成药

感冒药种类繁多,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中成药更安全。事实上,是否服用中成药需要辩证。而且中成药中的很多成分都是相同的,如果确实需要给孩子服用中成药,选择一种即可。

6.抗生素药物

孩子肝肾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有些抗生素药物不能服用。儿童常用的抗生素药物有阿司匹林、头孢、红霉素等。

请注意,孩子感冒有可能是病毒感染造成的,服用抗生素药物根本不起效果。使用抗生素要综合考虑,盲目服用不仅会引发耐药性,还有可能损害孩子娇嫩器官。因此,家长千万不要随意给孩子服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

为了让孩子顺利吃药,有的家长还会给他们喝果汁喂药。事实上,这样做不仅降低药效,还会引发其它副作用。因此家长在给孩子吃药时建议使用温白开,给孩子服用药物前要先看清说明书,要结合症状服用。

警惕!天热更容易感冒,尤其是孩子


大家都以为,秋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其实天热也很容易感冒,尤其是对孩子来说:

警惕!孩子在夏天更容易感冒

1.免疫力下降

夏天烈日炎炎,孩子很容易口渴,经常需要喝水,很容易导致身体水湿内停、郁而化热;而孩子又容易出汗,会消耗能量;夏季空气湿度较大,容易食欲不振,就会影响到营养补充;而且夏季昼长夜短又闷热,影响孩子睡眠质量,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免疫力降低,更容易患上感冒。

2.上火

夏天天气炎热,如果孩子吃了太多高热量食物、水分流失又没有及时补充、睡眠时间不足等等,都会导致上火,继而就会出现咽喉痛、咳嗽、便秘等症状。

孩子如果上火,家长一定要让他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纤维素含量较高助消化的蔬菜。同时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喝水,不要吃过多零食。

3.交叉感染

通常,感冒病毒会通过飞沫,或者被污染的毛巾、餐具、玩具等日常用品来传播。

孩子接触到了这些被病毒污染的用品,或者去人员密集场所又没有做好防护,就很容易发生感染,进而患就容易感冒。

4.环境温差大

夏天孩子穿衣少,汗腺处于敞开状态。如果突然进入温度较低的空调房或车,忽冷忽热就很容易让孩子出现头疼、发烧、鼻塞等感冒症状。

5.夏天贪凉

夏天气温较高,孩子就容易贪凉,比如对着空调或电风扇直吹,吃冷饮,这就很容易患上肠胃型感冒,出现咽痛、发烧、头疼等不适症状。如果病情严重,还会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肠胃道症状。

小提醒:不要让孩子吃太多冷饮。现在气温较高,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吃新鲜的食物。

孩子夏季感冒,要避开这些护理误区!

夏天和冬天季节特点差异巨大,孩子感冒,在护理上也要多加区别,下面几个家长常有的护理误区,大家千万不要踩:

1.出汗较多也不洗澡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受凉加重病情,就不给他洗澡。要知道,夏季孩子出汗多,身上黏糊糊的,不但睡得不舒服,还会滋生细菌。

夏天天气炎热,更要注意个人卫生。如果担心孩子受凉,建议在洗澡时关掉空调,洗完后及时将头发和身上的水分擦干。

提醒大家,孩子出汗后不要立即洗澡,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保持在37-40℃之间为宜。

2.盖厚被子捂出汗,病就好了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感冒了,就让他盖厚被子悟出汗,这病就好得快。

其实,大热天这样捂汗容易“闷过头”,反而会引发其他问题~孩子感冒,家长应给他穿柔软、透气、舒适、吸汗和散热性好的衣服,并盖上毛巾被或薄被。

让孩子自然出汗就好,出汗后要及时帮他擦汗,并更换衣服,保持身体干爽。

3.不能开空调

孩子感冒,很多家长不敢开空调,即使室内温度在30℃以上也坚决不开,只用电风扇。

其实,孩子感冒期间合理使用空调,不但不会使病情加重,还能缓解孩子燥热感。建议大家将空调温度调至26-28℃,同时将风速调至最低,室内外温差不要大于5℃。

一直使用电风扇,室内温度并不能降低,而且人的皮肤毛孔处于张开状态,一直这么吹反而容易加重不适。

提醒大家,使用空调时不可以对着孩子直吹,并且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清晨和夜晚温度下降时,要及时关闭空调。另外,要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夏季如何预防孩子感冒?

想要让孩子安然度夏,免受感冒侵扰,大家要做到以下几点:

1.按时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疫苗可以帮助宝宝有效预防流感。只要宝宝出生满6个月,家长就可以带其接种疫苗。

6个月-3岁以内的宝宝每隔1个月接种一次,3岁以上的宝宝接种一次。接种疫苗虽然不能完全杜绝流感病毒,但至少能减少宝宝患病机率,所以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2.正确使用空调

夏天气温较高,家长也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空调时,建议将温度设置在26-28℃之间,室内外温差不要大于5℃。如果室内外温差较大,孩子身体无法适应就有可能引发感冒。

使用空调时,不要让孩子对着出风口直吹。孩子运动出汗后或洗澡后,应把身上的汗完全擦干后再进入空调房。晚上睡觉时,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吹空调。

3.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父母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早上气温不高,可以带他出门散步。中午阳光照射强烈,气温较高,不要带孩子出门,以免中暑。

清晨和傍晚体感较为舒适,爸爸妈妈可以带孩子出门进行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

天寒地冻 宝宝取暖五注意


天气寒冷,很多人都希望可以整天待在暖和的被窝里,大人尚且对于冷天气都感觉懒洋洋的,更别提小孩子有多么不适应。那么,面对如此寒冷的天气,家长要怎么去照顾孩子呢?

1.穿衣要得当

冬天的气候寒冷,家长帮孩子穿多几件保暖的衣服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也要注意穿衣得当。有些家长为了御寒而帮孩子穿上过多的衣服,导致孩子身体热量大,反而影响血液循环,对于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反而更差。所以,应根据温度变化来随时增减孩子的衣物。此外,应该选择保暖效果好的纯棉材质,既可以让孩子感觉温暖,又不会对孩子的皮肤产生刺激作用。

2.注意空气湿度

有些家庭会在天气杭冷时开暖气,这让人们感觉舒适,但是由于室内开暖气,会导致湿度降低,加上空间过于封闭,空气不流通导致孩子容易产生不适,甚至患病。因此,家长开暖气的时候,一方面要控制室内的湿度在40%-50%,另一方面也要定时开窗,让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新。

3.被子不可过厚

部分家长误认为,给孩子盖上又多又厚的被子,可以避免孩子在睡觉的时候着凉,其实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被子盖得太厚太多,由于压迫感过于严重,会让孩子的睡眠质量受到影响,而且还容易导致孩子患上呼吸道疾病或肺部疾病。建议家长可以帮孩子选择保暖性高、质地轻柔、弹性好的羊毛被或羽绒被。

4.热水袋要小心

常见的热水袋有灌水式和充电式的,孩子的安全意识比较低,使用灌水式的热水袋的危险不必多说,而充电式的热水袋由于质量问题,也可能会对孩子的安全有所危害。因此,家长让孩子使用热水袋时应该小心谨慎点,而且要选择质量好,有品质保障的热水袋。

5.食物不宜过烫

寒冷的冬天可以喝上一口热汤,会让人们的身体感觉热乎乎的。但是,过于滚烫的食物却不可以让孩子马上进食,因为孩子的食道粘膜还比较脆弱,如果吃了温度过高的食物,就可能会对孩子的食道粘膜造成伤害。

感谢您阅读“宝宝爱我网”的《警惕孩子身边的“隐形杀手”,6大地方要注意》一文,希望能解决您不了解宝宝健康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bao2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警惕吃鸡蛋的三大禁忌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更多>